我所创作的七律《山居》入选中国诗歌网重点栏目“每日好诗”——
金针向晚飞林涧,茅舍朝阳泉水萦。
落叶岂知人未在,轻云好认路难行。
风敲彻夜多于思,月照闲藤独自明。
此峪微尘不复起,应教远处净升平。
2024年9月13日晚上8时至9时半,中国诗歌网视频号直播了由主持人中国诗歌网诗词编辑邢建建主持、点评者中华诗词学会常务理事姚泉名和作者赵国明 (渔光)鉴赏和介绍了该诗的相关内涵创意。
我略谈一下《山居》创作时感受。
#初遇曹萧两相悖
《红楼梦》中,曹雪芹借林黛玉之口,阐发写诗应持的观点:“若是果真有了奇句,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。”“词句竟还是末事,第一立意要紧,若意趣真了,连词句都不用修饰…还叫做‘不以词害意’。”这两句话讲述了立意、词句和格律三者孰重孰轻。立意清新了,词句一般也就不俗;词句显奇,格律偶有不对也可以。此观点影响了无数的诗歌爱好者和初学者。
我也是此观点的拥趸之一。读中学时就很喜欢阅读唐诗宋词,在试尝写作时就首先接受这一世人皆知的良箴,经常会忽略格律的顺引和词句的推敲。
以后在阅读中又接触到另外一种观点,就是南朝梁太子萧统在《昭明文选.序》中的观点,划分文学与非文学的首要标准是要符合“事出于沉思,义归乎翰藻”,那些“能文”的作者,善用典故、辞藻精巧的诗文才合标准,而另外的大批经史诸子文章都以立意纪事为本,不属词章之作,不能入选。虽然萧统作为太子储君,选文肯定需助于风教,因此也很重视诗文的立意,但相对于词句的“能文”来说,立意是第二位的。这样的观点于我心有戚戚蔫!认为有些写景的短诗绝句是不需要在立意这个环节化很大的功夫,写好词句便是最好的选择!
秉承两种观点,我都写过一些习作。曾经暗暗自嘱,要写出立意、词句和格律三方面都还不错的古体诗。《山居》一诗可以检验这样的构思。只是不知,《山居》创作,我遇到了曹萧所主张的两种观点相悖互抵的情况。
#如无立意,风景向何处去
关于“山居”,原本没想有一个准确的立意、主题,就想写一写自己在山中居住,或是去山中拜访友人所见到的美景。既然是美景就好办,我曾经写过很多这样的绝句。
我怱怱想到上次去南京老山访友人时景象,意象频频浮现。在思想、情感的感召下,意象和技巧便自动闪现在眼前,只需略作修剪便可。这有点像超现实主义对于梦的态度,但超现实主义的“自动写作”,会遵循梦境“全部拿来”,往往无序而晦涩难懂。而“自动闪现”是安排好了意象的先后顺序,在意象呈现时,已经初步进行了筛选。我描写《山居》的美景,首联实写初见的美景:金针向晚飞林涧,茅舍朝阳泉水萦。傍晚的光线像一根根金针,飞入林中的山涧,茅舍朝南朝着阳光,泉水在屋前萦绕向山涧流尚。这里的“朝”字作动词用。脑海会自动地先后呈现这些意象、意境,至于我想表达的当初实景是温泉,家乡多温泉,全国有名,诗句中没能反映出来,那已经管不了了。当然,现在的首联,也是经过修改了一字的,将原先最后一个“清”字改成了动态的“萦”字,使所在诗句中有静有动,动静结合。
继续写美景,可以考虑有变化。即在纯写景的基础上修辞炼词,而且景物本身反映一定的生活哲理。当天去访友人,碰巧友人出去办事,很晚才回;山也很陡,云彩堪赏。这给人一种生活的启迪。落叶怎么知道人有不在的时候!轻云瑰丽好认,但路却难行。这就是颔联:落叶岂知人未在,轻云好认路难行。传达了这种美景互动中也有对美景无人观赏,或事业难艰难的领悟。当然这是按字面本身的翻译,这里面还有象征意味。
原本无准确立意的绝句,就会至此截住。可是创作《山居》时,总觉得还有一些更深的内容没有表达。但如果是继续写景,向什么方向转?是在纯写景或写生活哲理的层面上重复,还是应该有更深的考虑?这是个问题。实际上这里面涉及到诗歌有无立意会引发的结局。无立意,风景就不知向何处去,不知如何写的问题;有了立意,后两联就有了安排,一联铺垫,一联表述立意本身。
#立意新颖,四联各自转进
暂停下来,思索着立意。先定下一个,宇宙微尘何处去,为何求索静难生?这个立意虽然不够新,事后进行了修改,才到位。当时想到这里虽然有风,但不见一丁点灰尘,我们应该满足于这种太平和安静。由此句引出的铺垫之句——颈联,却成就了此首诗,用象征的手法和比较的手法,描绘了一种悲伤和哀愁。风吹万物整夜如敲,更多的是悲伤,月亮照着悠闲的秋藤,独自明亮。其实反衬了这个世界有更多的悲愁和不安宁,我当时想到了远方无情的战火,还有饥荒和无家可归者的挣扎,这些负面的惨状,因为互联网的便捷,视频每天传到我们的手机,在其中叫嚣、呐喊、跳荡,真的很难做到无动于衷。就是这个颈联:风敲彻夜多于思,月照闲藤独自明。这里的思,不是思考,是悲伤、哀愁之意。古代常有此用,如《乐府诗集.长歌行》,就有“远望使心思,游子念所生。”之句。思作悲伤、哀愁,要比一般思考之意,多出大量的信息。不仅是情绪上的,还有所透露的灾难性的后果,以及悲天悯人的人文情怀。
立意尾联的表述,不仅要涵盖铺垫之句的意思,本身也是独立的存在,意出于前而又另辟角度,需要表达得更为人文化、更为诗意。原先的尾联显然不完全符合我所想。格局小了许多。我们不应满足此峪的安宁和太平,我们应该发挥我们的主观能动,让或但愿远处的战火、饥荒消失,让大家共享太平安宁。立意经修改变成:此峪微尘不复起,应教远处净升平。尾联说出了自己真正想到的豪情壮志和人文的心理。
此一新奇的改动,使得四联各有转进,完成了启承转合。首联写美景,颔联写美景中包含的生活哲理,颈联悲悯铺垫转引立意,尾联归结表达立意,表达人文祝愿。同时,诗体的格局也增添了许多。
山居原本是个极其个人化的享受美景的话题,由此话题引申出去,我们在这里是独享悠闲,远处却充满战火饥荒挣扎等不安宁的因素,主题在传统的山水吟诵间,得以升华转向,从写景转向悲悯的人文抒怀。这种人文抒怀并非直抒,是用意象来表达的。
#词句有奇,力求言近意远
格律诗是一门极为凝炼的语言艺术,文字本来要求就少,因此古人会最大限度发挥语言的张力。一句七言或五言,会有两个主谓结构并列,或偏正结构并列,或类似的情况,这种复合结构让每个字都名得其所。否则,即使学会了格律,一写诗,就会写成打油诗顺口溜。
这种语言张力的运用,我认为是经典的神骨,是一定要坚持运用的。《山居》一诗四联,每联都采取复合结构的词句,而且各联的复合结都不一样,避免重复。
词句有奇是诗语中最重要的,是神骨中的骨髓。用比喻或是象征、反衬等手法,让浅近的意象变得新奇和高远,这是我在《山居》诗中创作时的所得。
象征也有不同的指象,有的象征是在景物之间指代,就会给虚化的景物以实在新奇之感;有的象征则是指向社会层面,距离意向本身很远。
金针向晚飞林涧。金针象征比喻夕阳的光线,穿过林涧时的美丽景象,表达穿过之意时,我用的是“飞”家,想表达阳光在林涧中折射、消失、复现的连续过程。
颔联中“落叶”“人”“轻云”“路”这些都是象征,分别指代归根的物品,共处的核心主宰、志向和事业。
归根的落叶哪里知道,共处的主人也有不在的时候,志向高远堪赏,但是事业的路难行。
颈联中的“风”“彻夜”“月”“闲藤”分别象征灾难、艰难时光、强大安宁、所处的环境。
那些灾难的风敲击着艰难时光,更多的在于悲愁;而强大安宁之光照耀这里,让这里独自明亮。
特别是此句用了反衬的手法,凸显彼此暗明悲欢的差异,以及悲悯的人文关怀。
尾联中的“微尘”也是象征,不安宁因素是其指。
参用每句的象征涵意,可以对诗句有不同程度的诠释。
既坚持古诗中惯用的语言复合结构,又广用了修辞炼字,如此每联句中都用了象征等手法,使得诗作因融入当代生活而具有生命力。
我们既要学古典诗歌的精髓,也需进行个性化创作,使语言和生活场景得以升华,创作出具有时代感的诗作,既不抄袭古人,也不抄袭今人,力求做到言近意远。
#格律完全符合平水韵
此诗是按照平水韵的格律要求创作的。大量的时间写作新韵古体诗,后来也写平水韵的古体,觉得更过瘾。平水韵的韵部要求多,其中有不少的平声字、仄声字在现代汉语中变成了仄声字、平声字;还有可平可仄的字也有一些发生了变化,需要摸索规律记住。
“思”和“教”二字,平水韵中可按平亦可按仄声算,用在此诗中,思按仄声,教按平声。还有诗中的“独”,平水韵中是仄声。
唯有尾部中“不复起”的“不”字,
尾联第七句中“不复起”的“不”字,句中此处应该安排平声字,而“不”字在平水韵中是仄声字。其实在平水韵中,“不”也可用作平声,在平声“十一尤”中,用法同“否”,一般用作句尾韵脚字,如白居易诗句:“志气吾衰也,风情子在不?”
对于此字,一些学者诗家也提出过异议。司马光在其《切韵图》中明确指出过,“不字方音各殊……入声转平,其义则一也。”“不”字虽是入声仄韵,但可以转为平声来用,意思不变。
实际上很多诗人都有过将“不”字用作平声的例子。如白居易“野火烧不尽,春风吹又生。” 杜甫“谁谓朝来不作意,狂风挽断最长条“韦庄”“乡书不可寄,秋雁又南回。”这里的“不”是可以当作平声韵的,一些严谨的大诗人如杜甫,怎会出律背律!
以上是我创作此诗的一点浅见。